我們的領導思維:

關愛守望互助、家校健康成長

強化專業人材、務實求變創進


人力資源是學校的寶貴資產,嚴重智障兒童學校職員過百,編制結構多元,專業隊伍齊備,職種眾多; 學校經過多年歷練,加以身處知識型經濟社會,多重弱能學生的學習有需要時加調適,教育及復康專業理念時有更迭, 要主動面對校內校外的急劇變化,過往自上而下,經過種種方可完成工作的科層式結構,已無法應付這些挑戰。

因此,我們近年漸從傳統的科層管理問責模式走向扁平開放的團隊網絡模式,改善組織架構的設計, 減少科層從屬組織,讓決策可以儘快進行,並打破同工因職級或資歷的規限,藉著不同配搭的隊工, 使每個人都因著其才幹,在互相支持下獲得充份發揮,有機會學得新知,擴闊發展領域。我們亦不斷因時制宜, 檢視、調適、規劃學校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透過靈活機動的組織,以及同工組織原則互相聯繫支持的網絡, 推動整校向共同的願景邁進。

我們以跨專業團隊合作及同儕互動學習為基礎,致力推動優質特殊教育。架構以「課程與教學」、「輔具及資訊科技」、「生涯及休涯發展」為主軸、 輔以「學習支援」、「後勤支援」、「社區及家校合作」三個輔軸以實現「一切以孩子為先」的辦學理念。各工作小組亦要熟悉個人工作與整校組織網絡的連繫, 明白個人與整體的互動關係,懂得如何彼此支持與效力。


19-20年度匡智松嶺第三校學校行政架構

匡智松嶺第三校學校行政架構



隊工配搭原則

各工作小組的組成以「強化專業人才」、「關愛守望互助」為原則。原則包括:
1.
按同工的職級或資歷帶動基層或資淺同工,使學校正向文化得以發揚及承傳;
2.
按同工個人興趣、意願、強項、發展方向、及生涯階段的承擔能力安排工作。
3.
設立兩位副校長,專注課程及校本行動研究等專業發展工作,並連繫大學顧問,
 
提昇教學專業效能;
4.
草擬人力資源組織過程中,會與有關同工進行互動磋商,組織架構在
 
完成後亦會於校務會議及各部會議中邀請同工共同審視,務使基層同工有
 
足夠機會主動參與及表達,在足夠共識下開展工作。

 

諮詢、溝通與資訊發放渠道

我們重視讓教職員整體參與學校發展,沒有他們的認同與支持,同工無法同心同向前行,於學校各層及各環節中貫徹實踐發展目標; 我們經常透過各種不同的網絡渠道,流通資訊,開放討論平台,收集意見,促進上下及各平行部組的相互瞭解、達成共識,回饋學校發展的需要。 學校目前的溝通平台共分兩大類:

一 . 非正規溝通

1.
教職每日早會:由中層教職員按月輪流主持。旨在資訊發放、討論、提醒日常運
 
作、學生情況及前線操作性決策;
2.
學校部支援服務員早會:由專責主任教師負責資訊發放、討論、提醒基層同工有
 
關周邊服務質素的履行;
3
宿舍導師及支援服務員午會:由舍監負責資訊發放、討論、提醒宿舍部日常運
 
作、學生情況及簡單的操作性決策。

 

二 . 正規溝通

政策及發展性會議

全校自評日
1.
法團校董會 (每年最少開會三次)
2.
學校發展及政策組會議 (隔月一次)
   

政策諮詢交流會議

宿舍危機處理工作坊
1.
校務會議 : 每年4次 (學宿專業人員及助理參與)
2.
後勤人員會議:每學期一次 (學宿兩部支援服務員及廚師參與)
3.
家教會執委會議:每年4次

宿舍運作交流會議
1.
宿舍管理組會議 (每年4次,由校長、舍監及高級宿舍導師組成)
2.
全體宿舍會議 (每學期一次)

辦學團體與教職員溝通
● 諮議會 (每學年一次)

 

其他資訊發放平台

除了日常的直接溝通外,我們亦時常運用不同的資訊科技平台讓學校訊息快速流通,並按掌握不同資訊科技程度的同工發放相關訊息,務使學校運作透明,資訊暢通,人人可透過公共渠道掌握學校的最新情況。渠道形式包括:

1.
教師、專責人員及助理
可以於校內及校外透過學校協作平台的消息欄獲知學校每天的學生資訊、當日學生及教職活動、訪客、特別資訊及學校行事曆;
可以透過學校電郵於校內及校外收發資訊及溝通。

2.
支援服務員
每天早會或午會溝通學生情況及學校工作安排;
於教員休息室設置輕觸式螢幕電腦,方便支援服務人員瀏覽當天學校資訊;
由負責管理的同工張貼文本資訊於職員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