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適應計劃

入學前

        我們相信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經歷不同考驗,人格才能整全地發展。對於剛剛入讀本校的新生來講,適應學校生活是為展開學習的重要一步。我們參考兩種過渡的模式,包括橫向與縱向過渡,協助學生能順利適應新的學習階段。橫向過渡是指在同一時間內,協助新生經歷生活和學習的轉變;縱向過渡是隨著時間的推展,學校在支援及跟進新生在小學階段上的適應情況。以下是本校所使用的「新生適應」策略:
        1.1縱向過渡:隨著時間的推展,學校在支援及跟進新生在小學階段上的適應情況。

入學前 入學前

 

入學後

入學後 入學後

 

        1.2橫向過渡:在同一時間內,協助新生經歷生活和學習的轉變。以小一班為例,我們會以真實生活的主題統整課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透過感知刺激、遊戲及揉合引導式教育的元素,令學習更具連貫性及有意義,使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離校生校本支援計劃

※目標:

1. 為學生提供離校前後的適應準備及輔導支援;
2. 為家長提供學生出路的資訊及支援;
3. 促進學校教職員與成人中心的溝通以幫助了解學生的需要,並為學生未來生涯的需要作好規劃及支
    援。

※策略:

預備階段
跨部高中會議
學年初及學期中召開兩次高中會議,由高中統籌召集舍監、社工、各高中班任及教師以溝通學生之宿位輪候、個案工作員編配、該學年教育局之恆常實習安排、高中資源運用等,並於學年底檢討各措施之成效。
高中學生轉銜需求表
高中統籌跟進修訂學生個別化成長計劃內之【轉銜需求表述】,並請高中四班主任按學生於轉銜後之各項需求(生活環境、情緒行為管理、休涯技能等)各方面制定相應的學習及輔導配套,並落實於未來三年高中課程及輔導時段施行。
成人中心實習
與不同的成人中心(例如2014至2015年度的匡智太平中心、匡智富善中心、沙田鄰舍輔導會怡欣山莊等)進行配屬實習,並由班主任或個案工作員負責帶領學生體驗成人中心之環境及流程,促進學生與成人中心學員的互動溝通。
轉銜資訊講座
社工定期進行「畢業出路知多少」講座,介紹轉介政策、成人中心生活環境及流程、對學員的期望,邀請成人中心及家長代表講解,以便高中同事及家長能掌握最新的轉銜資訊,並及早為家長及學生作好心理或學習預備。
準備離校階段
獲派成人中心實習
若有可能按學生實際獲派之成人中心進行針對式實習,由個案工作員向相關同工介紹學生之能力及行為處理情況。
離校報告
學校部個案工作員召集各部同事整理學生之最近個別化成長計劃、學業報告表、醫護紀錄、職業治療及訓練報告、物理治療及訓練報告、宿舍生活及訓練報告及相關器材及獲獎照片。
成人中心第一次面見
 
為幫助成人中心對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及其他健康及專業治療需要等有更準確掌握,班主任/學校部個案工作員(班任為先)、宿舍個案工作員、社工、護士及相關治療師必須出席成人中心第一次面見會議,面見時間由社工安排盡量於學生自理用餐時段期間進行。
歡送階段
學宿部歡送派對
由學宿部班任/舍統籌分開進行,建議邀請家長一同出席,讓離校同學能與班上同學及舍友作好認知預備。
成長光碟
由學校部個案工作員負責準備學生由入學至高中離校、歡送派對的照片讓家長/監護人/學生有美好的回憶及保存。
放學集會歡送儀式
音樂科主任搜集勵志送別音樂,燒錄音樂光碟以便於學生離校當日之放學集會時宣佈並向全體同學話別。
離校當日安排
由社工協調學生盡量於上學日離校,由班主任或宿舍個案工作員(如不得已於假期日離校)陪同前往有關院舍以加強對家長及學生之支援。
離校後適應階段
離校後探訪
於學生離校後一個月內由社工向成人中心了解學生現況並向學校部個案工作員反映,然後統籌相關之治療師或其他專責同工進行探訪。同事須爭取於院舍實際環境中進行探訪,以便了解離校生與院友之互動情況。
跟進探訪
如學生有特殊適應困難,學校部個案工作員將跟進接續探訪以幫助學生順利過渡,通常跟進探訪會於學生入住院舍後3個月內按離校生個別需要聯同校內專責同工一同進行。
留家學生探訪及支援
有關離校後跟進探訪亦適用於未有獲派成人中心宿位之留家學生。另外,社工將與有關家長於離校後兩年內定期聯繫以跟進學生適應情況及向家長提供所需的社區支援服務資訊。
畢業後參與學校活動
 
學校鼓勵離校生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如:聯校畢業禮、散學禮),保持良好聯繫。社工須通知家長及成人中心預留時間陪同學生出席匡智會聯校畢業典禮。

※檢討:

1. 每次實習活動完結後填寫學生表現檢討。
2. 每學年結束時再召開高中會議檢視各項銜接安排之成效並作出反思及來年建議。

 

離校生支援服務

1.
 
離校報告
 
由學校各部門在成人中心/院舍首次面見學生會議前完成綜合報告。
 
綜合報告表格由高中統籌與各部蹉商擬定,資料包括:最近一次的成績表、健康護理、復康訓練、學習/治療器材清單、 宿舍生活表現、情緒行為等。
 
有關準離校生的準備文件由個案負責人統籌跟進,當學生離校或正式獲派成人服務時,由社工轉交家長或成人服務單位作最後存檔。

2.
 
成人中心/院舍首次面見學生(first in-take)
 
由社工及教師代表陪同家長及學生出席,由於成人中心會安排不同職系員工出席,以個案管理人身份之教師代表須出席提供學生資料。

3.
 
離校後跟進探訪
 
第一次探訪:學生正式離校後的第一個月內由社工及負責該個案之高中教師陪同探訪,同工須注意向中心爭取在院舍內(並非只有在探訪室)探訪,以實際了解學生的生活及與院友的互動。如學生無特別適應困難,個案跟進正式結束。
 
持續跟進探訪:如同工在第一次探訪中發現學生出現適應困難,個案跟進之教師須針對學生之問題情況聯同校內之相關專責同工進行跟進探訪及與家長保持溝通,期望能與成人院舍及家長達成共識以解決學生之適應問題。
 
每次探訪均須將探訪報告、跟進事項及完成日期等資料存於學生個人成長檔案資料中存檔。